在昭通,有这样一群可敬的“蓝精灵”……
在昭通,有这样一群可敬的“蓝精灵”…… 时间:2025-04-05 13:35:58
一是介绍重组进展,比如,原先的信泰眼镜创意园,接下来要变身专业皮革鞋料市场了。
这也造成了国内封装产能过剩,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且产品附加值较低,组件企业利润微薄,竞争力弱的局面。这一次的惩罚性关税将会叠加在3月份宣布的反补贴税之上。
现在,很多省、市乃至县都把光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但如果不好好呵护,光伏产业有可能一哄而下。据陕西光伏产业有限公司规划部部长王撑养介绍,一年多前,多晶硅价格曾高达500美元/公斤,而目前约为3340美元/公斤。由于欧洲市场光伏装机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这一重要引擎的突然刹车,对我国光伏产业带来巨大冲击。我国化石能源储量仅能维持几十年的时间,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了确保能源安全,发展清洁能源势在必行。产能过剩、市场不振、双反调查从去年开始,光伏企业深陷内忧外患,至今尚未走出寒冬。
[page]向内挖潜光伏是我国十二五时期新能源领域重点发展方向,也是最具竞争力的出口商品之一。我国硅片、电池片、组件三个环节的产能均已超过41亿瓦,同比增长100%,约占全球总产量60%。数位多晶硅企业人士持有此一致观点,如此会对光伏电池和组件企业有利。
[page]对美、韩不同的立案调查中国光伏产业联盟预测,2012年中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为10万吨,进口量在8万吨左右。现在多晶硅现货价格是25-26美元/公斤,我们反复跟下游企业讲,即使对美韩的多晶硅双反成立,这个价格也不会变动多少,只是供应方变化了。因此双反救不了中国的多晶硅企业。在双反立案之前,中国商务部对美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已至尾声。
国内光伏企业集体上书美国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光伏组件展开双反调查,并在今年5月7日做出初裁决定,向中国输美光伏产品征收高达31%-250%的惩罚性关税,基本上断绝了中国光伏组件向美国出口的可能,中国光伏企业面临极大的挑战。下游电池组件强烈反对双反韩美多晶硅。
凭借地利优势,韩国厂商对中国的出口后来居上,而低于成本价的出售亦让其不堪重负。[page]困难重重下游企业阻挠对美韩多晶硅双反目前,我国已投产的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剩7家尚在开工,整个产业的产能利用率不足50%。2011年,中国总计进口多晶硅6.46万吨,同比增长36.00%,取自零售与长单价的平均值约40美元/公斤计算,涉及进口金额为25.9亿美元。在谈及上周五商务部作出的这一重大决定时,一位光伏行业资深人士透露了文件出台前后的一些秘闻。
另一方面,中国从光伏上游着手开展反制其实可以保证行业长远发展的利益。这是国外大公司一贯的战略,宁可先亏两三年,等掌握市场主动权后再改变策略。下半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疲弱,组件价格难上涨,因此双反若带来多晶硅价格反弹将受到国内电池组件企业的强烈反对。在海外低价倾销的背景下,国内多晶硅行业也陷入大规模停产。
国外多晶硅巨头现在以比较低的价格供应中国企业,就好像先给你一根棒棒糖,让你尝点甜头。而今年1-5月,自韩国、美国进口猛增,而价格下降了6成多。
美、中、韩三方应该摒弃贸易战的做法,恢复正常的商业秩序,共同努力,帮助光伏产业走出低谷。中国电池组件企业就业人员数量较大,若大面积破产带来的社会成本很大。
该高管坦言,韩国OCI、美国Hemlock为主的国际多晶硅巨头主要市场均是面向中国,韩国多晶硅企业70%的多晶硅产品都运往中国,像OCI用的几乎全为GTSolar的设备,成本应在30美元/公斤以上。因此在计算征税后多晶硅市场均衡价格时,相当于韩美多晶硅企业的现金成本均增加4-6美金/公斤。中国商务部此次双反调查将为期一年,预计未等双反出结果,所有国内已停产产能和部分仍在挣扎的产能就将先行退出市场,实际上去落后产能正是当前中国产业结构性调整方向,也是光伏行业健康发展所需。7月5日,美国贸易代表罗恩柯克发表声明,质疑中国对价值超过30亿美金的美产汽车征收的双反关税,违反世贸规则。韩联社7月16日称,韩国驻中国大使馆当天表示,已接到中国商务部通报,称中国已经对韩国产多晶硅开始进行反倾销调查。5月份,从美国进口3269.37吨,环增28.47%,其所占比重为41.40%;从德国进口2053.53吨,环增69.04%,所占比重为26.01%;从韩国进口1752.74吨,环比增长15.05%,所占比重为22.20%。
前述光伏企业高管称,不排除中国企业提出双反申诉后,美韩企业加紧向中国倾销的幅度,它们的价格一般都在24美元/公斤区间,而这个价格包括OCI在内都是做不到的。可能数据还要吓人,我们估计有超过90%的企业已经停产。
此次调查由GCL、LDK、洛阳中硅、大全4家国内多晶硅企业共同发起,以应对韩美进口多晶硅的低价冲击。商务部能够决心对来自美韩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很不容易,期间也克服了大量的阻力,甚至包括来自部分下游企业的阻挠。
如果一味妥协,则美国对华光伏双反的做法会被其他国家仿效。从该角度判断,多晶硅价格反弹也相当困难。
多晶硅价格难有明显反弹中国商务部公告,对美国进口多晶硅开始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对韩国进口多晶硅开始反倾销调查,调查预计为期一年。我们认为发起双反短期内可缓解尚未停产企业经营压力,但价格反弹幅度将十分有限,而对已停产企业而言仍未看到复产希望。有国内光伏企业怀疑,此家贸易公司即为韩国厂商的关联企业,意在将价格基数做小,关税亦少,因此其硅片在国际上拥价格竞争力。欧盟若对中国光伏产品设限,恐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多位业内人士指,韩国厂商之所以低价出口多晶硅,有赖于国家的补贴支持和集团其它赢利业务支撑,以此在未来市场上获得绝对优势。整个5月自美国进口量在整个进口比例中约为44%,韩国所占比例为24%,比例较之去年全年更有提升。
主打多晶硅和硅片业务的熊津能源2011年第三季度出现59亿韩元的亏损,野村控股则认为OCI的多晶硅业务亏损时间会延长到2013年全年。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相关国家的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而即便是现在,进口多晶硅仍然占到中国多晶硅供应量的半壁江山。比如说欧洲国家,我们去年从德国进口多晶硅材料是7.64亿美元,占中国进口同类产品进口份额的20%,从德国进口光伏电池生产用的银浆原料达到3.6亿美元。
譬如,美国政府向多晶硅企业提供的大量补贴,导致美国企业大量向中国低价出口。在中国提出多晶硅的双反立案后,自欧洲进口多晶硅或会显著增加,由此使得中企得以过欧洲双反关,后者占据中国光伏企业80%的出口市场。中国对美发起多晶硅双反调查,美方在作出终裁时也应该会谨慎考虑。1-5月份中国累计进口多晶硅3.4万吨,再创历史新高,累计进口额达到9.6亿美元。
因此我们判断,多晶硅现货价格将止跌,但反弹乏力。我们认为商务部在最终裁定时也会综合考虑国内电池组件企业的利益,降低双反税率幅度。
根据上述审查结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商务部决定自2012年7月2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自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展开双反调查以来,中国光伏业要求对美国出口中国的上游光伏制造设备、多晶硅展开双反调查的声音就一浪高过一浪。
目前,已投产的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剩7家尚在开工,其余均关闭生产线。硅业分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多晶硅产量为3.8万吨,进口多晶硅数量可能超过4万吨。